在列支敦士登工作半年我发现:袖珍国家的生活节奏,慢得让人怀疑人生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我一个搞IT的,居然跑到了全世界第六小的国家打工。
2023年下半年,公司派我去列支敦士登的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做系统维护,说是半年项目,工资开得挺诱人——月薪折合人民币6万多,比国内翻了三倍。
当时我想,欧洲发达国家嘛,再小也是发达国家,半年攒个小二十万,回来能在老家付个首付。
结果去了才发现,这个比北京朝阳区还小的国家,生活节奏慢得我这个996社畜完全适应不了。
瓦杜兹,一个"首都"只有5000人的魔幻现实
飞机降落在苏黎世,还得坐一个半小时大巴才能到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杜兹。
一路上我还在想象这个"首都"会是什么样子,结果下车一看——好家伙,整个市中心走一圈也就20分钟。
主干道就一条,叫Städtle大街,两边都是三四层的小楼,看起来像国内的县城商业街。最高的建筑是王子的城堡,坐落在半山腰上,俯视着这个"袖珍首都"。
更神奇的是,这里没有机场、没有火车站,连个像样的购物中心都没有。想买点日用品,只能去Migros或者Coop这两家瑞士连锁超市,价格贵得离谱——一瓶普通矿泉水要15块人民币,一个汉堡35块。
我住的地方是公司安排的公寓,月租金折合人民币1.2万,就是国内三居室的大小。房东是个德国老太太,特别强调:"这里晚上10点以后不能有噪音,周日不能洗衣服。"
当时我还没当回事,心想这有啥大不了的。
工作强度?什么叫工作强度?
第一天上班,我早上8点就到了公司,发现办公室空荡荡的。
9点,陆续有人来了。
9点半,才算是正式开始"工作"。
然后10点半,全公司人都去喝咖啡了,这一聊就是半小时。
12点准时午餐,下午2点才回来继续"工作"。
3点半,又是茶歇时间。
下午5点,人家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了。
我这个在国内习惯了朝九晚九的人,完全懵了。问同事:"项目进度怎么办?"
人家一脸困惑:"什么进度?我们又不赶时间。"
更离谱的是周五下午基本没人工作,大家都在聊周末计划。而周一上午,又要花一个小时分享周末见闻。
半个月下来,我发现自己的工作量还没国内一天的多。
生活节奏慢到让人抓狂
在列支敦士登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字:慢。
银行下午4点就关门,邮局周六只开半天,商店周日全部歇业。
想在网上买个东西?对不起,快递最快也要3天,而且还得去邮局自取,人家不送货上门。
修个电脑、换个灯泡,预约师傅至少要等一周。我曾经为了修个网络问题,等了整整10天。
最让我无语的是去政府部门办事。每个窗口只有一个人,办事速度堪比慢镜头。我去申请个居住证,排了2小时队,办事员还要跟我聊天气、聊中国文化,一个简单的手续硬是拖了45分钟。
但神奇的是,没人着急,没人抱怨。大家都很淡定,好像时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
物价高得离谱,但工资更高
列支敦士登的物价,绝对能刷新你的三观。
一顿普通的午餐,最少也要120块人民币。一杯咖啡30块,一瓶啤酒40块。
我记得有一次去餐厅吃饭,点了个最便宜的意大利面,结果账单150块,还不包括小费。
超市里的蔬菜水果更是天价,一公斤苹果要50多块,一颗白菜要30块。
但当地人收入也确实高。普通员工月薪都在4-5万人民币,而且税收很低,到手的钱比账面工资只少10%左右。
更重要的是,这里的社会福利好得让人嫉妒。医疗基本免费,教育免费,连坐公交都免费。失业了政府给发钱,生孩子政府给补助。
袖珍国家的"小国寡民"生活
整个列支敦士登只有3.8万人,真正的"小国寡民"。
在这里生活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都认识。
我在超市买东西,收银员会跟前面的顾客聊他家孩子的近况。银行职员会问候每个客户的家人健康。连邮递员都记得每户人家的喜好。
这种人情味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确实难得,但也有弊端——一点隐私都没有。
我跟同事去酒吧喝酒,第二天全公司都知道了。周末去山上徒步,碰到的每个人都会主动打招呼,还要聊上几句。
更神奇的是,这里几乎没有犯罪。晚上随便在街上走,车子不锁都没人偷。我住的公寓楼,大门从来不锁,邻居们串门跟回自己家一样。
为什么最后还是选择回国?因为"慢生活"也是一种奢侈
很多人问我,既然那边工资高、环境好,为什么不留下来?
说实话,金钱确实很诱人,半年下来我攒了将近20万。
但那种慢到骨子里的生活节奏,真的不适合每个人。
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一种"岁月静好"的幸福。他们从小就习惯了这种节奏,工作是为了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全部。
但对我这种在国内高强度工作习惯了的人来说,突然闲下来反而不适应。
没有紧迫感,没有竞争压力,每天按部就班,虽然轻松但也缺少成就感。
更重要的是,这种慢生活是有代价的——超高的生活成本。
即使收入高,扣除房租、吃饭、日常开销,剩下的钱其实也不算特别多。而且这里娱乐设施有限,想看个电影都得跑到邻国瑞士。
最后的感悟:每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道理
半年的列支敦士登经历,让我重新思考了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这个袖珍国家的人们,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工作生活平衡"。他们不追求GDP增长,不追求效率最大化,而是追求一种可持续的、人性化的生活方式。
但这种生活方式是建立在极高的社会保障和人均财富基础上的。没有生存压力,没有内卷竞争,自然可以慢慢享受人生。
回到国内后,很多人羡慕我的"欧洲经历",但只有我知道,每种生活都有它的甜酸苦辣。
列支敦士登的慢节奏让我明白,不是所有的成功都要用忙碌来衡量。但中国的奋斗精神,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所以别总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适合自己的节奏,才是最好的节奏。
旅游Tips:
- 列支敦士登可以一日游完,建议从瑞士苏黎世出发
- 护照盖章是这里的特色,邮局有专门的旅游纪念章服务
- 当地货币是瑞士法郎,欧元也可以使用
- 瓦杜兹城堡可以远观,但不对外开放参观
- 推荐徒步路线:从瓦杜兹到Triesenberg小镇,风景绝美
盛达优配-免费股票配资-深圳配资-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