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界面新闻报道,2025年7月,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透露,美方代表团拟于8月初与中方会谈,成员包括财长贝森特、贸易代表格里尔——这场被视作中美经贸关系关键节点的对话,来得比预期更早。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相关提问时,未直接评价美方动向,仅表示“建议向中方主管部门询问”。而商务部发言人早在7月便提到,中美伦敦经贸会谈后,双方正加紧落实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和巩固日内瓦会谈成果,中方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管制物项出口许可申请,美方也采取了取消部分对华限制性措施的行动并通报了中方。
特朗普(资料图)
这边,美方刚放出“8月会谈”的风声,那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动作更显急切。他现身宾夕法尼亚州能源与创新峰会,大谈美国处于“真正的黄金时代”,尤其在人工智能(AI)领域“远超中国”,甚至放话“中国和其他国家正竞相追赶,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但更具戏剧性的是,同样是这位曾高喊“脱钩”的总统,近日悄然松开了对华芯片出口的“闸门”——英伟达CEO黄仁勋访华时宣布,美国政府已同意解除对华芯片销售禁令,英伟达将很快恢复对华供应;AMD公司随后也确认收到相关通知。
展开剩余65%但细看这些动作,矛盾之处不少。特朗普一面宣称“美国AI远超中国”,一面又急于解除芯片禁令;一面要求企业“在美国设计、制造”,一面默许英伟达等企业向中国供货。这种“既要保持技术优势,又要维持市场联系”的心态,暴露了美国在AI领域的真实困境——技术领先的优势在缩小,市场需求却离不开中国。
特朗普(资料图)
从数据看,中国市场对全球半导体企业的重要性持续上升。以英伟达为例,其最新季度财报显示,中国市场贡献了近三成营收;AMD的同类型产品,在华销量同样占比显著。若完全切断对华供应,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将被韩国、欧盟同行快速填补,技术迭代速度也会因需求收缩而放缓。这正是美国政府“松口”的底层逻辑:与其逼企业“选边站”,不如通过可控的技术出口维持市场份额,同时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多筹码。
再看美方近期在经贸领域的动作,从取消部分对华限制到推动落实元首共识,表面看是“缓和”,实则暗藏算计。而特朗普政府削减研究资金、限制移民的政策,虽被《纽约时报》批评为“削弱美国AI人才管道”,却意外为8月谈判埋下伏笔:用“技术保护”作为谈判筹码,换取中方在关税、市场准入等领域的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对AI发展的态度始终清晰。中方多次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理念,发展与安全并重,确保人工智能技术有益、安全、公平,愿与美方加强交流合作,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在风险应对方面开展沟通。这种开放姿态,与美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矛盾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资料图)
回到8月的谈判,外界普遍预期这将是一场“技术换市场”的博弈。美或许希望用部分芯片供应换取中方松口限制;中方则可能要求美方取消更多不合理制裁,保障企业在美合法权益。无论结果如何,一个事实已逐渐清晰:中美经贸关系早已深度绑定,单方面“脱钩”既不现实也不划算——对美国企业而言,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失去增长引擎;对中国而言,保持开放合作则是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关键底气。
从特朗普的“松口”到代表团的“来访”,从芯片禁令的解除到AI竞赛的宣言,这些看似矛盾的动作背后,是美方对中美实力变化的焦虑,也是对自身利益的权衡。
发布于:江苏省盛达优配-免费股票配资-深圳配资-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