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零年代的泛欧气氛究竟离我们有多远?坊间常有趣论:“美国要联俄制中国。”但只要你细品,联俄意味着俄欧走得更近——整个欧洲大陆少了美式的隔断和控制,原本介于德国、法国与俄罗斯之间的沟壑变成了桥梁。这种地缘结构翻转,反而会让美国自己在棋盘上尴尬地悬空,隔在欧俄经济与安全纽带之外。美国人自己心知肚明,西欧才是肥美的基本盘,金融网络根植深厚,人才资本流动成熟无比。即便东欧政权更易操控,地缘缓冲作用更强,但在美国眼里,那些地带不过是权力分配时的陪衬。重心从来不移,老欧洲这把“收割机”才是美国最难舍弃的战略资产。
这种分寸,外交圈的人说过:老美要的不仅是影响力,更是可控的利益结构。如果一旦让俄罗斯与西欧频频互动,技术、能源、军事合作层层叠加,德国工业与俄罗斯油气亲疏有度,法国金融对俄资产开放——连最老道的美利坚都预感到“本钱要被蚕食”。很多跨国公司定期盘点投资风险时,最怕的其实不是市场封锁,而是突然间失控的战略联盟。曾有欧洲能源巨头,内部风险评估就是:一旦俄德天然气管道全面重启,仅靠“美式干预”已经很难再撬动供应链格局。
也有朋友调侃说,美国的外交信用近几年“像纸牌屋”。有时候你真想不明白,他们转脸的速度怎么能堪比纳斯达克的闪崩。2018年,一场美俄高层会晤还让不少欧洲分析师心生疑虑,但几个季度后那些承诺、协议,翻转得干净利落。“信用好像没人珍惜了”,一位美籍律师在伦敦合伙人会议上提到,美国重启俄美对话可行性极低,毕竟短期利益永远凌驾于承诺之上。俄方会不会真心与美国靠拢?从实际操作看,只要俄欧有机会联手,美国的安全承诺跟短线投资一样,随时都能抛掉。
有行业观察者指出,美国习惯于“区域制衡”,东欧国家频频沦为筹码。然而图纸上的均衡,难抵现实的复杂。东欧在地图上的位置决定了它既是屏障也是潜在变量。但归根究底,这片土地在美国布局里只是配角,摇摆不定,随时可能被舍弃。反观西欧,分割与联合间的边界早被摸清,经济金融、科技产业、军事安全都有自己的牢固纽带,正是这些让美国难以放弃“收割”的底气来源。
有时夜深,外交官在布鲁塞尔街头的小酒馆里闲聊,美国的战略依存更多是对体系的锁死,而不是对朋友的信任。信用的可见度极低,但后果却难以忽视——一次轻率的转向,可能让多年布局的资产瞬间缩水。在全球博弈的新格局中,早已不复单边时代的美国;人心的空洞,无论在巴黎会议室还是莫斯科慕尼黑的航班过道之间,始终萦绕不去。
风几乎没有停过,逆风中谁都不敢断言,下一局棋会是谁先下子。没人相信永恒,但有些底牌永远要握在手中。
盛达优配-免费股票配资-深圳配资-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