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初,美国海军“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高调穿过巴士海峡,直奔南海黄岩岛附近摆开阵势,不但拉了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一帮小弟登舰“秀肌肉”,还放出狠话要搞“联合威慑”。可美国忘了这是谁的主场,航母前脚刚进来,解放军南部战区的海空力量后脚就包围了黄岩岛!预警机、轰炸机、导弹火力全开,直接进入实战警戒巡逻模式。更绝的是,号称“海上霸主”的“华盛顿”号其实是个空架子,甲板冷冷清清只停了13架战机。
2025年7月上旬,美国海军“华盛顿”号(USS George Washington, CVN-73)核动力航母打击群完成了在日本周边的活动。该航母编队从日本四国岛以南海域出发,经由宫古群岛以南水域航行。7月8日前后,这支舰队通过巴士海峡这条关键水道,正式进入中国南海海域。进入南海后,其航迹直指吕宋岛以西的广阔水域。
进入南海的第二天,美军便在靠近中国黄岩岛东北方向的海域,组织了一场高调的“登舰秀”美军主动邀请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盟友国家驻菲律宾的外交及军事人员,同时通知了菲律宾多家媒体记者登舰。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随后公开声称,这一行动旨在“展示自由开放的印太共同愿景”,并意图联合区域伙伴构建所谓“联合威慑阵线”。
美国此次军事部署的意图层层递进。从表面战术目标看,“华盛顿”号在南海核心区域活动,其搭载的E-2D“先进鹰眼”预警机、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对中国在南海岛礁的雷达系统、通讯频道实施了高强度电子信号侦测,直接测试中国一线部队的反应能力和应对模式。 更深的战略考量则指向对盟友的策应。
近期菲律宾在仁爱礁等争议区域动作频频,“华盛顿”号此时现身南海,实质是为菲方对华强硬派系撑腰打气,提供美军的军事背书以鼓励其冒险行为。 最终,其核心战略目标仍是维持美国主导的秩序。通过航母这一“浮动的军事基地”在敏感海域现身,美国试图向区域内国家释放信号,重申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容挑战,这个“规则”,本质上由美国单方面定义。
然而,美军此次行动时机颇显被动。其进入南海的时间点,恰好是在中国海军两大航母战斗群结束大规模演训之后。2025年6月下旬,解放军山东舰(舷号17)与辽宁舰(舷号16)组成双航母编队,自东海经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执行远海实战化训练任务。此次演训意义重大,是解放军首次将两艘航空母舰及其护航舰艇共同部署至第二岛链附近的太平洋深处公海区域。
根据海军公布的信息,辽宁舰与山东舰各自携带了完整的护航群,包括055型万吨级驱逐舰、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型护卫舰及综合补给舰。整个战斗群的舰艇总吨位累计超过了30万吨。 演训中,两艘航母编队重点演练了复杂海空背景下双编队独立作战协同、远程预警探测、舰载机大范围跨昼夜起降等高难度课目。此次演训成功验证了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远海的长时间、高强度持续作战能力。
解放军航母的此次远航突破了地理与战略的双重封锁传统上,美军依赖以关岛为核心节点的“三大岛链”封锁战略,将关岛安德森空军基地和阿普拉海军基地打造成覆盖西太平洋的军事堡垒,堪称“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然而,随着中国航母编队常态化突破第一岛链,甚至深入第二岛链腹地,直接在关岛附近海域展开演练,标志着以封锁、拒止为目标的岛链战略效力正在衰减。当中国航母战斗群出现在关岛防空识别区边缘时,美军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这个赖以支撑西太平洋霸权的“战略支点”已被置于解放军的常规打击半径之内。
值得玩味的是,“华盛顿”号航母看似强悍的表面下,实则隐藏着战斗力缩水的隐患。这艘航母此前进行了长达6年的“换料与复杂大修”(RCOH),整个工程拖延超期。期间被曝出多项严重质量问题:飞行甲板的焊接被美国海军监察机构查出多处缺陷,核反应堆相关部件的安装调试也曾因技术问题被叫停整改。
服役前的海试中,甚至传出水兵意外死亡的非正常减员事件。虽然美军极力弱化这些问题,但事实摆在眼前:此次巡航,“华盛顿”号并未处于其理论上的巅峰战力状态。多家防务分析机构通过卫星图像和舰载机活动数据分析,证实该舰当前搭载的固定翼舰载战斗机数量仅为F/A-18E/F “超级大黄蜂”约13架这远远低于美军尼米兹级航母满编60架以上舰载机的标准配置,舰载机出勤率大打折扣。
就在美军航母进入南海的关键时刻,日本向美方提出了一个极具挑衅性的军事概念。2025年6月,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Gen Nakatani)在与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会晤时,正式建议将原本由美军不同司令部管辖的东海、南海、朝鲜半岛乃至日本周边的广阔海域与空域,合并规划为一个统一的“单一战区”(Single Operational Area)。
中谷元声称此举能“高效应对区域威胁”。对此,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于7月8日迅速公开表达了赞同立场。 特奥多罗对媒体宣称这一提议“在军事概念上完全合理”。这些言论暴露了美、日、菲三方正在加速推进军事一体化协同,意图将原本分散的热点区域串联为遏压中国战略安全的大棋盘,目标直指破坏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
面对美军的航母压境与盟友的联动,解放军的反制反应迅速、精准且有力。 就在“华盛顿”号抵达黄岩岛东北部海域的数小时内,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发布了权威信息:战区已调集海空兵力,在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相关海域上空,立即组织执行战备警巡。 南部战区特别强调,6月(2025年)以来,战区部队持续加强了黄岩岛周边的海空巡逻警戒力度,近期部署是“进一步强化有关海空域管控力度”的关键行动,明确任务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
警巡行动并非孤立之举,其依托的是中国已在南海构建的强大、成熟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 近年来,中国在永兴岛、永暑礁、美济礁等关键岛礁部署了先进的空警-500大型空中预警指挥机和庞大的轰-6K远程战略轰炸机编队这些平台结合岛礁部署的远程雷达和各种侦察设备,形成了覆盖整个南海的“无缝监控网”。
轰-6K所携带的鹰击-12超音速重型反舰导弹,作为反航母的“杀手锏”武器,拥有超过400公里的射程和高达4马赫的末端突防速度。凭借空警-500提供的远程目标指示与战场管理,轰-6K机群可以在远离美军航母战斗群防空密集圈的安全距离外发射导弹,以多批次、多方向的饱和攻击模式发起打击。 这种“非对称作战”手段,在南海这个特殊的地理舞台上,大大挤压了大型水面舰艇(尤其是航空母舰)的生存空间和战术机动能力。
解放军在美军航母刚踏入南海就启动高等级战备警巡,战略意图明确而公开。 首先,这是一次“明牌”式回应,以实兵实弹的快速部署和实战能力展现,直接告知美方:中国军队对该海域的态势变化了如指掌,且具备了执行高强度联合海空攻防行动的完备能力。
其次,行动本身展示了战区部队高度灵敏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根据对手的调动动态,在极短时间内提升警戒等级、集中调配作战资源并前推至关键海区,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此次南海反制行动,在技术上检验了解放军一线部队的实战效能,在政治上向包括菲律宾在内的所有南海周边国家传递了一个清晰信号:任何企图引入域外军事力量、搅动地区局势稳的行动,都将面临中国军队有据、有理、有力的反制举措。
盛达优配-免费股票配资-深圳配资-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