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深入探讨中国航空工业的璀璨明珠——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简称沈飞)的传奇发展历程。这家从简陋修理厂起步的企业,如今已跻身世界顶级飞机制造商之列,其最新力作歼-35隐身战斗机的问世,更是彰显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非凡实力。这款战机不仅开创了全新的机型谱系,更被视为对标美国F-35的力作,充分展现了沈飞厚积薄发的发展智慧。 回溯历史,沈飞的创业之路始于1951年6月29日。当时新中国航空工业起步维艰,在沈阳成立的国营112厂(沈飞前身)仅有5万平方米的厂区,几百名员工和简陋的设备。这家由空军工程部东北修理总厂第五厂改制而来的企业,最初仅能维修美制P-51战斗机。然而正是从这些基础工作开始,沈飞逐步积累了宝贵经验。1956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在这里成功首飞,标志着中国航空工业实现了从修理到制造的质的飞跃。这款仿制米格-17的战机产量可观,成为中国空军早期的主力装备。 沈飞的发展步伐从未停歇。1959年9月30日,中国首款超音速战斗机歼-6成功首飞,这款基于米格-19改进的机型产量突破千架,服役时间长达数十年。随后推出的歼-7系列(基于米格-21)更是成为出口明星。进入80年代,沈飞开始自主设计歼-8高空高速拦截机,填补了空军作战体系的空白。90年代引进苏-27技术后,沈飞推出了性能显著提升的歼-11B重型双发战斗机。2009年8月31日,歼-15舰载机的首飞成功让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固定翼舰载战斗机。随后问世的歼-16多用途战机兼具空战和对地打击能力。虽然2011年首飞的歼-20隐身战机主要由成飞主导,但沈飞也参与了部分研发工作。通过这一系列机型的发展,沈飞完成了从二代机到四代机的技术跨越,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
展开剩余48%发布于:天津市盛达优配-免费股票配资-深圳配资-配资网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